今年國家財政加大對中醫(yī)藥的支持力度,,廣東中藥產業(yè)因此得到進一步發(fā)展,出口大幅增長,。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,,今年上半年,,廣東中藥出口6748.4萬美元,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0.8%,。目前廣東中藥出口已占同期我國中藥出口總值的26%,,穩(wěn)居全國中藥出口第一大省地位。
2001年-2006年間,,廣東中藥年出口平均增速為9.8%,。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飆升,昭示著在醞釀多年后,,廣東中藥出口可能開始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,。
外資助推中成藥出口
今年上半年廣東中藥出口呈現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中藥材出口為主,中式成藥出口增長喜人,。其中中藥材出口5413.7萬美元,,增長42.6%,占出口總值的80.2%,;中式成藥出口1334.7萬美元,,增長34.1%。
廣東中式成藥企業(yè)要走創(chuàng)新之路,,尚需擁有充沛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,。而借助外商投資企業(yè)體制、管理和資金的優(yōu)勢,,合資制藥應成為中式成藥企業(yè)做大做強的一個新模式,。海關指出,廣東中藥產業(yè)國際化初見成果,,對于將廣東富有特色的中式成藥推向國際市場作用不小,。今年1-6月,廣東外商投資企業(yè)出口中式成藥464萬美元,,大幅增長61.4%,,占出口總額的34.8%,對廣東中式成藥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2.1%,。
海關統(tǒng)計數據還顯示,,私營企業(yè)成為推動廣東中藥出口主要力量。今年上半年,,廣東私營企業(yè)出口中藥3718.6萬美元,,增長45.7%,占出口總值的55.1%,。
上游漲價影響競爭力
雖然前景光明,,但海關分析人士也指出,對于廣東中藥出口來說,,上游藥材價格普漲,,可能成為影響出口競爭力提高的一大隱憂,。據了解,近年家種藥材種植面積逐年減少,,野生藥材年年遞減,,部分品種甚至枯竭,中藥材產量逐年降低,。
與此同時,,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逐漸增強,國內外對中藥材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大,。受產量減少而需求量增加的影響,,今年以來,8成以上的藥材品種價格出現上漲,,今年上半年廣東藥材價格指數已上漲5%,。藥材市場價格的上漲,必將增加中成藥的生產成本,,進而影響企業(yè)的出口競爭力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