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公布的ISO/TR 24107:2024《空氣質量-標準化過程中空氣質量測量方法的驗證》概述了標準化過程中空氣質量測量方法的驗證。核心內容包括以下方面:
1.范圍與目的:提供空氣質量測量方法驗證的概述,聚焦于標準化過程不同步驟中驗證任務的“原因”和“內容”,適用于 ISO/TC 146 及其子委員會相關測量方法。涉及測量方法的部分或全部驗證,涵蓋采樣、樣本制備等環(huán)節(jié),但不包含執(zhí)行驗證任務的詳細程序(如實驗室數(shù)量、樣本數(shù)量等)。
2.規(guī)范性引用:引用ISO 4225等文件,對驗證、測量方法等相關術語進行定義。例如,驗證是提供客觀證據(jù)表明給定項目符合特定要求,測量方法是測量的邏輯操作組織的通用描述等,這些定義為后續(xù)內容奠定基礎。
3.關鍵術語定義
3.1 驗證與確認:驗證是確認給定項目滿足規(guī)定要求,確認則是在規(guī)定要求適用于預期用途時的驗證,明確兩者區(qū)別與聯(lián)系。
3.2 測量相關術語:包括方法、測量方法、參考方法、替代方法等,詳細說明了各自在測量體系中的角色。如參考方法是給出被測量參考值的方法,替代方法需符合參考方法標準且在證明等效后可使用。
3.3 性能指標術語:如靈敏度、選擇性、線性、穩(wěn)健性、重復性、再現(xiàn)性等,分別從儀器響應、干擾程度、測量結果與濃度關系、方法抗參數(shù)變化能力、不同條件下測量精度等方面界定測量方法性能,為評估測量方法提供依據(jù)。
轉載鏈接:https://www.tbtguide.com/c/mypt/gwxw/589764.jhtml
關注“廣東技術性貿易措施”,獲取更多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