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28日,歐洲電信標準化協(xié)會(ETSI)發(fā)布了新版EN 301 893 V2.2.1標準,預計2025年3月13日在RED OJ公布此標準。標準被公告到OJ后一般有18個月的過渡期,過渡期后將強制執(zhí)行新版EN 301 893 V2.2.1標準。
新版標準對技術要求的主要變化:
參考標準更新,包括Wi-Fi新技術 (ISO/IEC/IEEE 8802-11:2022),拓展Wi-Fi使用場景的決定 (EU) 2022/2307等。
將5150-5350MHz劃分為子頻帶1和子頻帶2,相應的Section 5.3.2測試信道也要分別評估兩個子頻帶。
附錄B增加了子頻帶4 (5725-5850MHz) 高功率 (小于200mW),之前Wi-Fi 5.8G都是按非特殊的短距離法規(guī) EN 300 440 (小于25mW)認證;但需要注意不是所有歐盟國家都可使用5.8G高功率,根據ECO Report 06統(tǒng)計,目前僅有英國和捷克開放了5.8G 高功率;在附錄B同時要求5.8G如按照大于25mW認證,需要符合B.2.2.11國家測定能力要求,即EUT需要偵測所處國家,僅在支持5.8G高功率的國家才可開啟高功率,在不支持5.8G高功率的國家還是只能按小于25mW操作。
新版標準可支持子頻帶3和子頻帶4跨界信道(5720MHz),前提是在能支持RLAN 5.8G高功率的國家。
在Section 4.2.4 關于發(fā)射器不必要的發(fā)射中,包括帶外雜散和帶內Mask限值都稍有調整,新增多信道操作帶內Mask測試要求;Annex I也有增加多信道操作Mask示例。
自適應檢測閾值有變化
Section 4.2.8.3新增接收阻塞判定標準,對于不支持誤碼率的產品,例如無線音頻產品可按正常傳輸功能判定。
Section 4.2.9新增臨近信道選擇性測試要求。
Section 5.1.3極端測試條件有更新。
Section 5.3.2測試信道獨立評估子頻帶1和子頻帶2,包括功率/功率譜密度/帶內Mask都需要分別評估子頻帶1和子頻帶2的最低和最高信道。
Section 5.4.6.2帶內Mask測試方法新增對于0至-20dB頻段和LO部分,可用RBW=100KHz測試驗證。
Section 5.4.9.3.2.4 驗證信道接入機制的程序,之前可用Option B客戶宣告方式符合,新版刪除這條,只能通過測試證明符合。
轉載鏈接:https://www.sgsonline.com.cn/case/article/detail-5235.html
關注“廣東技術性貿易措施”,獲取更多服務。